1940年6月,侵华日军自已沦陷的荆门向西进犯当阳。战地记者柏原英一随军用相机记录了行进及占领当阳的情景。
1940年6月,当阳境内,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,蓝天白云下,一群从荆门出发的恶魔正逐渐逼近当阳古城。
六月天气极为炎热,中午气温超过华氏一百度,日本士兵在背后绑上树枝树叶,既能遮挡烈日,也便于隐蔽。
正在穿越小河沟的日本轻型坦克。这种坦克虽然体积不大,但对于缺乏重型武器的中国军队而言,除了近距离爆破外,几乎没有其他有效应对方法。
除了轻型战车,队伍中还有多辆大型作战坦克。装甲上挂满了各种辎重,宛如一个个钢铁巨兽般轰鸣前行。
日本前线部队藏在掩体后,用潜望镜和望远镜指引炮火轰击中方外围阵地,前方着弹处浓烟滚滚。
在路边的壕沟里,柏原英一见到几个逃避战火的难民。其中一个不幸被流弹击中,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,其他人面对此情景束手无策。
经过激战,中国守军被迫撤离当阳城。图为进入当阳城街巷的日本士兵。
日本人正将缴获的轻重武器集中,准备分类清点并展示,其中包括长枪、迫击炮甚至反坦克炮。
排列整齐的山炮因抵挡不住日军攻击,守军仓皇撤退,许多武器装备被遗弃。不远处是当阳的长坂公园。
长坂公园大门前,摆放着缴获的弹药箱,堆积得像小山。长坂公园位于长坂坡古遗址,是三国时期赵子龙七进七出、单骑救主的古战场。
除了山炮、弹药外,日本人还缴获了大量机枪,并把这些战利品摆在一起拍照,以炫耀其战绩。
武汉会战后,侵华日军计划占领当阳、宜昌,意图打通入川通道。为此,日军频繁对两地实施大规模轰炸。在当阳,近五百名无辜平民伤亡,大量房屋被毁。
在当阳城内街道上横冲直撞、耀武扬威的日本坦克,名义上是“清扫残敌”,实则更多是在炫耀武力。
当阳陷落前,大部分市民已逃离,未能逃走的只能闭门不出。日本士兵在街头公然半裸洗衣服。
与此同时,旁边的草地上,几个光着膀子的日本士兵架起铁锅做饭。他们用的铁锅和锅盖显然是当地百姓的。
日军在当阳烧杀抢掠的同时,还寻找机会拍摄照片美化形象。这张照片最具代表性:一名持武器的日本兵拉着两个中国儿童,站在蓝天下眺望远方,装出一副友善的虚假模样。
